| 【名】- (會意。從阜(fù)亦聲。阜,土山,與土有關。本義:墻上開裂的裂縫)
- 同本義。也泛指孔穴、空隙〖crack;chink〗
- 隙,壁際孔也。——《說文》
- 隙,裂也。——《廣雅》
- 墻之隙壞,誰之咎也。——《左傳》
- 若駟之過隙。——《禮記·三年問》
- 二間夾鐘出四隙之細也。——《國語·周語下》
- 柳每以暇日隙壁窺韓(韓翃)所居,即蕭然葭艾,聞客至,必名人。——唐·孟棨《本事詩》
- 諺曰:“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商君書·修權》
- 又如:裂隙;罅隙;隙穴(空隙與洞穴);隙地(空地);隙積(帶有空隙垛體的體積)
- 空子〖loophole;opportunity〗
- 輔隙則國必弱。——《孫子·謀攻》
- 狡冠窺窬,伺國瑕隙。——《漢書·劉琨勸進表》
- 連抵其隙。——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 又如:無隙可乘;乘隙突圍;乘隙;無隙可尋
- 要道;孔道〖thoroughfare〗
- 及秦文、德、繆居雍,隙隴、蜀之貨物而多賈。——《史記》
- 空閑的地方或時間〖interval〗
- 宋、鄭之間有隙地焉。——《左傳·哀公十二年》
- 蒐于農隙。——《國語·周語上》
- 三農之隙。——張衡《東京賦》
- 秋冬之隙。——宋·蘇軾《教戰守》
- 隙地未盡辟。——清·洪亮吉《治平篇》
- 又如:隙日(空閑時日);農隙;空隙
- 感情的裂痕〖rift〗
- 太常卿滕胤,素與諸葛恪有隙。——《三國演義》
- 與操有隙。——《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 又如:隙惱(隔閡,不和睦)
- 缺點,過失〖fault〗
- 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孫子》
- 怨恨〖resentment〗
- 兩個在翠云山前,不論親情,卻只講仇隙。——《西游記》
- 又如:仇隙(怨恨);隙難(怨仇);隙憾(仇隙;仇恨)
【動】- 彎曲〖bend〗。如:隙曲(彎曲)
- 分裂〖split〗
- 黃色的臉色轉化成了蒼白色。嘴是隙著的。——郭沫若《北伐途次》
- 又如:隙末(指交誼終至于破裂)
xìfèng〖crack〗裂縫;裂痕 房屋的隙縫表明這里不久前發生過地震 xìjiǎo〖clearance〗切削工具的表面與被加工件之間的夾角——亦稱“后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