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 (會意。從雨而聲。“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義:等待)
- 同本義〖await〗
- 需,須也。——《易·需》。傳:“需者,待也。”
- 聶許聞之需役。——《莊子·大宗師》
- 九江需次今幾年,去去淥水依紅蓮。——宋·樓鑰《送袁恭安赴江州節推》
- 略舉數端,以需善擇。——清·包世臣《文譜》
- 又如:需次(候補官員依照資歷補缺);需銓(等待銓選錄用)
- 需要〖need;demand;want〗
- 零星需用亦在賬房內開銷。——《紅樓夢》
- 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
- 索取〖askfor〗
- 只為前日毛延壽,指寫丹青,遍需金帛。——明·陳玉陽《昭君出塞》
- 需,索也。——《古今韻會舉要》
- 遲疑;觀望〖hesitate〗
- 率故多尤,需為事賊。——《文心雕龍》
- 又如:需緩(遲緩);需滯(授職后遲遲不能赴任)
- 應該;必然〖should;oughtto;inevitable〗
- 儒者本無所謂教,達而在上,窮而在下,需不能出此范圍。——清·王韜《原道》
【名】- 需用的東西〖necessaries〗
- 與民均納供需。——《元史·成宗紀二》
xūqiú〖demand;requirement〗∶購買商品或勞務的愿望和能力 〖requirement〗∶需要的東西 xūsuǒ〖extort〗求取;勒索 皂隸之所毆罵,胥徒之所需索,皆相良者而施之暴。——《聊齋志異》 xūyào〖need;want;require;demand〗∶應該有,必須有;必要,有理由要 〖needs〗∶對事物的欲望或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