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 (形聲。從邑,牙聲。本義:瑯邪郡。字亦作琊)
-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詩·小雅·采菽》
- 方直不曲謂之正,反正為邪。——《賈子道術》
- 竹林,前正而后有枉者謂之邪道。——《春秋繁露》
- 回邪曲直。——《禮記·樂記》
- 又如:邪靡(傾斜披靡的樣子);邪睨(斜視);邪絕(斜行度越)
- 不正當,不正派〖evil〗
- 雖有奇邪而不治者。——《禮記·祭義》
- 亡正處邪。——《周書·王佩》。注:“奸術也。”
- 愚亂之邪臣。——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 是以邪氛歲增。——《漢書·元帝紀》
- 放辟邪侈。——《孟子·梁惠王上》
- 懼讒邪。——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 去邪無疑。——《尚書》
- 憤世疾邪。——明·劉基《賣柑者言》
- 辟邪說。——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 又如:邪魔(惡習);邪皮(不正經,不老實);邪說誣民(用有嚴重危害性的言論欺騙人民);邪術(不正當的方術)
- 異常。妖異怪誕〖heretical〗
- 性不信巫邪。——《南史》
- 又如:邪螭(古代傳說中之蛟龍,頭上無角);邪教;邪傳(怪異的傳聞);異端邪說;邪魔外道(指各形各色的鬼怪。或形容事情不入正途)
【名】- 品行不正的人〖craftyandevilperson〗
- 任賢勿二,去邪勿疑。——《書·大禹謨》
- 邪曲之害公。(邪惡的小人妨害國家。邪、曲,不正,邪惡的人。名詞)。——《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 又如:邪丑(邪惡丑陋的人)
- 中醫指邪氣〖pathogenicfactor〗。與人體正氣相對而言。泛指各種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損害
-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 又如:寒邪;風邪;灸刺和藥逐去邪
- 妖異怪戾之事或迷信人所稱的神怪、妖異〖demon〗。如:中邪;妖邪;邪魅
- 另見yé
xiédào,xiédàor〖evillife;vicelife;depravedlife;evilways;wrongpath〗不正當的生活道路 xié’è〖evil;wicked;vicious;depraved;iniquitous〗奸邪不正 試圖解釋人間邪惡的根源 xiéhu[方言] 〖unusually;abnormalextraordinary;incredible;severe〗∶超出尋常;利害 〖fantastically〗∶離奇;玄虛不可捉摸 這事你也別說得那么邪乎 也說“邪活”(xié·huo) xiéménr〖abnormal;strangeodd〗[方言]∶不正常;反常 他居然考了個不及格,真邪門兒了 xiéménr〖crookedmeans〗指不正當的門路或途徑 xiémén-wāidào〖crookedmeans;dishonestmethods〗指不正當的門路、手段等 xiéniàn〖wickedidea;evilthought〗壞念頭,不正當念頭 xiéqì〖demon;evilemanations;perversetrend〗邪靈 魔力儀式的目的是消除痛苦的邪氣、精神的不安和壞運氣 xiéqǔ〖wry〗不正 邪曲之公害。——《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xiéshuō〖hereticalideas;fallacy;heresy〗不正當的議論、主張 xiéxīn〖wickedidea〗不正當的思想念頭 xiéxing〖especially〗[方言]∶古怪;特別 - 見“莫邪”(mòyé)
- 古同疑問詞“耶”
- 欺秦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 令名不彰邪。——《世說新語·自新》
- 何預我邪。——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 是且非邪。——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 肖于器邪。——唐·韓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 可迎之邪。——《資治通鑒》
-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邪,語助詞,表反詰,嗎)!——《資治通鑒·漢紀》
- 此畫果真邪。——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 另見x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