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 (形聲。從辵(chuò),叚(xiá)聲。本義:遠)
- 同本義〖far〗
- 遐,遠也。——《說文新附》
- 若陟遐,必自邇。——《書·太甲》
- 是以遐方疏俗,殊鄰絕黨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綏,莫不蹻足抗首,請獻厥珍。——漢·揚雄《長楊賦》
- 矯首而遐觀。——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在我傍。——《警世通言》
- 地遐怪物聚,寺古深殿存。——宋·范祖禹《資州路東津寺》
- 又如:遐僻(偏遠);遐宣(遠遠宣揚);遐方(遠方);遐布(傳播到遠處)
- 長久,久遠〖long〗
- 降爾遐福,維日不足。——《詩·小雅·天保》
- 入覲展遐戀,臨軒慰來思。——唐·德宗《送徐州張建封還鎮》
- 又如:遐福(久遠之福);遐祉(永遠長保的福祉)
- 又長又大〖longandbig〗
- 爰有遐狄,鐐質輪菌,坐高門之側堂,彰圣主之威神。——《文選·何晏·景福殿賦》
- 又如:遐志(遠大的志向);遐愁(深長的愁緒)
- 疏遠〖distant〗
- 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詩·小雅·白駒》。朱熹集傳:“毋貴重爾之音聲,而有遠我之心。”
- 又如:遐棄(疏遠拋棄);遐遺(疏遠遺棄)
【名】- 前人;以往〖former〗
- 遵許郭之遐軌。——《晉書》
- 仰天民之高衢兮,慕在昔之遐軌。——漢·阮瑀《紀征賦》
- 又如:遐軌(古人的遺跡;前人之法度);遐籍(古代的典籍)
- 邊遠地方〖distantland〗。如:遐荒(邊遠的荒蕪地區);遐陬(邊遠角落);遐氓(邊遠地區的人民)
【動】- 遠去〖gofaraway〗
- 俟閶風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文選·張衡·東京賦》
- 又如:遐升(死亡的婉稱)
xiá’ěr-wénmíng〖bewell-knownfarandnear〗遠近都知名。形容出名。亦作“名聞遐邇” 奚斤辯捷智謀,名聞遐邇。——《魏書·崔浩傳》 xiálíng〖advancedage〗老年人高壽的敬語 以知命為遐齡。——《魏書·常景傳》 君當致身高位,安享遐齡。——《醒世恒言》 xiásī〖fancy〗長遠的思念或指超時空的遐想,奇思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