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 (形聲。從言,胃聲。本義:告訴)
- 同本義〖tell〗
- 谓,報也。——《說文》
- 人以谓霍氏。——《漢書·霍光傳》。注:“告語也。”
- 太后明谓左右。——《戰國策·趙策》
- 谓安陵君曰。——《戰國策·魏策》
- 谓島曰。——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 說〖say〗
- 谓,說也。——《廣雅·釋詁二》
- 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楚辭·九章·懷沙》
- 請往谓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史記·項羽本紀》
- 不可谓智。——《墨子·公輸》
- 谓天蓋高,不敢不局。——《詩·小雅》
- 評論〖commenton〗
- 子谓子賤:“君子哉若人!”——《論語》
- 稱為〖name;call〗
- 谓之文也。——《論語》
- 谓為三橫。——《世說新語·自新》
- 谓之天門。——清·姚鼐《登泰山記》
- 又如:何谓(什么叫做);稱谓
- 認為,以為〖think〗
- 谓為信然。——《三國志·諸葛亮傳》
- 皆谓已死。——《世說新語·自新》
- 太守谓誰。——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 予谓菊。——宋·周敦頤《愛蓮說》
- 意料〖expect〗
- 不谓嚴挺之乃有此兒也。——《唐語林》
- 援助〖help〗
- 故節于身,谓于民。——《晏子春秋》
- 通“為(wèi)”。相當于“是”〖be〗
- 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詩·小雅·賓之初筵》
【連】
- 通“為”。因為〖because〗
- 亦不以眾人之觀易其情貌,亦不谓眾人之不觀不易其情貌。——《列子》
- 嗇之谓術也生于道理。——《韓非子·解老》
- 有一人不得其所,則谓之不樂。——《鹽鐵論·憂邊》
谓語
wèi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