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 (形聲。從言,幾(jì)聲。本義:旁敲側擊地批評)
- 同本義〖blame;censure〗
- 讥,誹也。——《說文》
- 此何以書讥。——《公羊傳·隱公二年》。注:“猶譴也。”
- 誅讥罷只。——《楚辭·大招》。注:“非也。”
- 二者交讥。——《史記·游俠傳》。正義:“非言也”】
- 【稱鄭伯,讥失教也。——《左傳·隱公三年》
- 于人為可讥。——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 公孫布被之讥。——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 又如:讥呵(責問,責難);讥毀(非議詆毀);讥望(責怪)
- 諷刺;讥笑〖ridicule;mock;satirize〗
- 謗讥于市朝。——《戰國策·齊策》
- 列壑爭讥,攢峰竦誚。——孔稚圭《北山移文》
- 又如:讥訕(讥刺訕笑);讥言(讥諷的言論);讥弄(讥笑嘲弄);讥鄙(讥笑鄙視)
- 進諫;規勸〖admonish〗
- 讥,諫也。——《廣雅》
- 殷有惑婦,何所讥?——《楚辭·天問》
- 又如:讥諫(勸諫);讥繩(勸諫和糾正)
- 查問〖interrogate〗
- 讥,問也。——《廣雅》
- 好讥而不亂,亟變而不變,時至則為,過則去。——《管子·國準》
- 關讥而不征。——《孟子》。注:“察也”
- 關執禁以讥。——《禮記·王制》。注:“呵察也”
- 幾(讥)其出入。——《周禮·宮正》
- 又如:讥而不征(稽查外來商旅,但不征收稅捐);讥察使(官名。掌查究奸偽);讥視(稽察);讥查(盤問檢查);讥問(讥問)
【名】
- 非難,指責的話〖blame;censure〗
- 憂讒畏讥。——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讥嘲
jīcháo
〖sardonic;sarcastic〗讥諷嘲笑
讥刺
jīcì
〖thrust;ridicule;satirize;mock;quip〗嘲笑諷刺
用讥刺他們鄰國的方法使社會活躍起來
讥諷
jīfěng
〖ridicule;mock;quip;satirize〗∶用旁敲側擊或尖刻的話挖苦、指摘或嘲笑言行
〖sarcasm〗∶以輕蔑或憎惡口氣尖刻嘲笑或指責
亦稱“嘲諷”
讥評
jīpíng
〖ridiculeandcriticize〗讥諷評議
讥誚
jīqiào
〖deride;ridicule;gibe〗風言冷語地讥嘲
讥訕
jīshàn
〖mock;satirize;quip;ridicule〗讥諷
讥彈
jītán
〖denounce;reprimand;reprove〗指責缺點和錯誤
仆嘗好人讥彈其文。——曹植《與楊德祖書》
讥笑
jīxiào
〖sneer〗冷言冷語地嘲笑
有時達到讥笑人和斥責人的地步
讥議
jīy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