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查漢字 | 拼音查漢字
 máo 
【名】

  1. (形聲。從艸,矛聲。本義:草名。即白茅,俗稱茅草)
  2. 同本義〖thatchgrass;cogongrass〗
  3. 茅,菅也。——《說文》。按,菅之不滑澤有毛者,可縮酒;又以為藉。
  4. 藉用白茅。——《易·大過》
  5. 晝爾于茅。——《詩·豳風·七月》
  6. 祭祀共蕭茅。——《周禮·甸師》
  7. 白華菅兮,白茅束兮。——《詩·小雅·白華》
  8.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孟子·盡心下》
  9. 爾貢包茅不入。——《左傳·僖公四年》
  10.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1. 又如:茅飛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瓊茅是一種多年生的草,古人以為靈驗,用瓊茅來占卜吉兇稱為茅卜);茅店(茅草搭蓋的客店。指簡陋的旅舍);茅茹(茅根相牽連的樣子。喻同類事物之相互牽引);茅茨(茅草屋。上古房屋都是茅頂,殷墟出土的宮室屋頂都覆以茅草);茅塞(茅草蔽塞山路,不能通行。比喻人心遭受物欲蒙蔽,不能通透義理);茅屋采椽(用茅草蓋屋頂,柞木做屋櫞。比喻居處的儉樸)
  12. 茅屋,簡陋的居住〖thatchedcottage〗。如:茅舍(茆舍。茅屋);茅店(用茅草蓋成的旅舍。言其簡陋);茅茨(茆茨。茅屋;亦指簡陋的居室。引申為平民里巷);茅軒(茅舍);茅堂(茆堂。草蓋的屋舍)
  13. 借指茅土之封〖feud〗。如:茅土(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時,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壇,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為受封者得以有國建社的表征);茅社(茆社。古天子分封諸侯,授之茅土,使歸國立社,稱作茅社)
  14. 通“旄”。竿頂用旄牛尾做裝飾的旗幟〖ancientflagwithyak"stail〗
  15. 鄭伯肉袒,左執茅旌,右執鸞刀,以逆莊王。——《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茅草
máocǎo
〖thatchgrass〗草名。即“白茅”。各種可用于或適于蓋茅屋屋頂的常見高桿粗禾草的泛稱。禾本科,多年生草本
茅茨不剪
máocí-bùjiǎn
〖grassroofisnotcutinorder〗用茅草覆蓋屋頂,而且沒有修剪整齊
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韓非子·五蠹》
茅店
máodiàn
〖inn〗鄉村小客舍
舊時茅店社林邊。——宋·辛棄疾《西江月》
茅房
máofáng
〖latrine〗廁所
茅坑
máokēng
〖latrinepit〗∶廁所里的糞坑
〖latrine〗∶廁所(多指簡陋的)
茅廬
máolú
〖thatchedcottage〗茅舍;草屋
茅棚
máopéng
〖thatchedshed〗用茅草蓋頂搭成的棚子
茅塞頓開
máosè-dùnkāi
〖suddenlyseethelight〗比喻人心有所蔽塞,經人指引而豁然醒悟
茅舍
máoshè
〖thatchedcottage〗茅屋;草屋
茅舍無煙。——《聊齋志異·促織》
茅廁
máosi
〖latrine〗廁所
茅屋
máowū
〖thatchedcottage;hut〗用蘆葦、稻草等苫蓋屋頂的簡陋房子
茅檐
máoyán
〖thatchedcottage〗茅,指蓋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