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 (形聲。從土,襄(xiāng)聲。本義:柔土,即經耕作的土地)
- 壤,柔土也。——《說文》
- 凡穿地四尺,為壤五尺,為堅三尺。——《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堅。
- 厥土惟白壤。——《書·禹貢》
- 深耕細鋤,厚加糞壤。——《論衡·率性》
- 又如:壤墳(柔細肥沃,適于耕種的土地);壤芥(泥土和小草);沃壤
- 泛指泥土〖earth;soil;clay〗
- 夫太山不辭壤石。——《說文·尊賢》
- 又如:霄壤;壤力(地力);壤未(地下);壤水(地下水;泉水);壤室(土室;土屋);壤陛(土做的臺階);天壤之別
- 也指一般的土地〖land〗
- 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李斯《諫逐客書》
-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列子·湯問》
- 又如:壤地(泛稱土地或國土);壤策(土地政策)
- 地區〖area〗
-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 邊界線,疆域〖border〗。如:接壤
- 數詞。十秭為壤。又以萬萬秭為壤。亦泛指大數〖largenumber〗
- 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萬萬京曰陔,萬萬陔曰秭,萬萬秭曰壤。——《孫子算經》
- 通“穰”。豐收〖bumperharvest〗
- 畏壘大壤。——《莊子·庚桑楚》
- 姓
【動】- 毗連;連接〖join〗
- 且夫韓、魏之所以重畏秦者,為與秦接境壤界也。——《史記》
- 鑿地出土〖dig〗
- 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內壤,闕然不見其壤,有食之者也。——《谷梁傳》
rǎngrǎng〖confused〗同“攘攘”,紛亂的樣子 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 rǎngtǔ〖loam〗∶細砂和粘土含量不相上下的土壤,適于種植各種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