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 (形聲。從人,叚(jiǎ)聲。“叚”亦兼表字義。本義:不是真的)
- 同本義(跟“真”相反)〖false;bogus;counterfeit〗
- 假,非真也。——《說文》
- 假,今不然也。——《墨子·經上》
- 假寐永嘆。——《詩·小雅·小弁》。箋:“不脫冠衣而寐曰假寐。”
- 為假上將軍。——《史記·項羽紀》
- 假令單于初立。——《漢書·匈奴傳》
- 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史記·淮陰侯列傳》
-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聊齋志異·狼三則》
- 又如:假姨姨(假親戚,冒充的親戚);假言(虛假不實的言語);假女(鴇兒稱自己認作養女的妓女);假局(假局子。誘人的騙局,圈套);假子(非親身的兒子,如干兒子、前夫之子等)
- 代理,非正式〖informal〗
- 周公旦假為天子七年。——《韓非子·難二》
- 又如:假攝(代理職務);假髻(人造的發髻);假吏(暫時代理職務的官吏);假守(古代稱權宜派遣而非正式任命的地方官)
【動】- 通“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borrow〗
- 假,借也。——《廣雅》
- 假爾大龜有常。——《禮記·曲禮》
- 而假手于我寡人。——《左傳·隱公十一年》
-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左傳·成公二年》
- 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左傳·僖公五年》
- 以書假余。——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 而強假焉。——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 又如:假榻(借住);假館(借館舍以住宿;借用書塾讀書);假宿(借宿);假以辭色(好言好語、和顏悅色的對待);假途滅虢(春秋時晉國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滅虢回兵時把虞國了滅掉了。后以此比喻以“假途”為名,行滅他國之實的計策)
- 租賃;雇傭〖hire〗
- 久假而不歸。——《孟子·盡心上》
- 又如:假居(租屋而居;暫借居住);假稅(租賃應繳的稅);假賃(借,租借)
- 憑借〖dependon〗
- 假輿馬者。——《荀子·勸學》
- 又如:假力于人(憑借他人的力量);假助(借助);假虎(比喻借用他人之事作威作福的人);假虎張威(狐假虎威)
- 授予;給予〖give〗
- 假大兵權。——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 假吾人彭聃之壽。——〖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 又如:假兵權(給予兵權);假人(授予人);假年(給以歲月。指延長壽命);假息(茍延殘喘)
- 寬容;寬饒〖tolerate〗
- 大臣犯法,無所寬假。——《北史·魏世祖紀》
- 又如:假易(寬縱;寬容);假縱(寬縱)
- 偽托;假冒〖makeapretext〗。如:假妝(假扮;扮作);假口(假托;假冒);假批子(冒名頂替者)
- 通“嘉”。贊美,表彰〖laud;praise〗
-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詩·周頌·維天之命》
- 假樂君子,顯顯令德。——《詩·大雅·假樂》
- 假而禮之,厚而勿欺,則天下之士至矣。——《管子·小問》
【連】- 假之有人而欲南,無多。——《荀子·正名》
- 假其驚怖斯言。——〖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 又如:假饒(如果;假若);假似(如果;假設);假之(假若);假而(假如)
- 即使〖even〗。如:假是(即使;縱然);假遭(即使,如果)
【副】- 暫且;權宜〖forthemoment〗
- 吾未哺食,請假設草具。——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 又如:假嘈(胡亂應付);假延(暫且延緩);假埋(假葬。暫時埋葬以待改葬);假翮(暫時依附)
【介】- 憑借〖byvirtueof〗
-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學》
- 愿假寵以請予諸侯。——《左傳·昭公四年》
- 假此科斂丁口。——《聊齋志異》
- 當〖as〗
- 假今之世。——《荀子》
- 另見jià;xiá
jiǎ’àn〖falsecase;caseinwhichsb.hasbeenframed〗為誣陷人而虛構的案件 jiǎbàn〖impersonate;actthepartof;disguiseoneselfas;dressupas;goindisguise〗裝扮成跟本人的面貌、身分不同的人而使人錯認;化裝 jiǎbàogào〖falsereturn〗不正確的報告 在所得稅空白表格上做的假報告 jiǎchōng〖pretendtobe;poseas〗假冒;冒充 jiǎdàkōng〖emptywords〗指假話、大話、空話 我們有沒有客里空呢?我們不叫客里空就是了,叫“假大空” jiǎdìng〖hypothesis〗∶見“2假设” 自然哲學家假定化學物質的組成是由于電力的緣故 〖presume;assume〗∶見“1假设” jiǎ’ér假而以仆年先吾子。——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jiǎfà〖wig;toupee〗∶供禿頭或頭發稀少的人作頭飾戴用,或作為戲裝、官員或專業人員裝束或時髦裝飾的一部分 〖falsefront〗∶在前額發型輪廓上作成前流海或卷發的假發 〖transformation〗∶特指婦女戴的用以代替或補充天然頭發的 〖periwig〗∶戴假發或提供假發或好像提供假發 〖ramillie,ramilie〗∶18世紀流行的假頭發,帶有一條黑色辮子,上下兩端用蝴蝶結系扎 〖switch〗∶許多剪下來的長發,一端固定在一起,裝在使用者自己的頭發上以構成某種發型 精心制作的18世紀卷曲的涂上發粉的假發 jiǎfēnshù〖improperfraction〗分母比分子小或與分子相等的分數 jiǎgǒng〖blindarch〗∶一種不穿入結構、只用作裝飾以使房屋的一面與另一有真正拱形孔洞的面相協調的封閉拱 〖falsearch〗∶形象似拱而實際并非拱結構的構件 jiǎhuà〖lie〗∶不真實的話 任何臭名昭著的壞人所寫的任何印在紙上的假話 〖misstatement〗∶不真實的或不正確的話語或說法 jiǎhuò〖simulacrum〗為欺騙顧客而制造的仿造品 jiǎjiè〖makeuseof〗∶利用某種名義、力量等來達到目的 假借于藏書之家。——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phoneticloancharacters〗∶六書之一。指借用已有的形近、音同的字,表示不同意義的詞 合蓋隆起形似酒尊。尊通樽。——《后漢書·張衡傳》 又如借水名的“油”作“油脂”的“油” 〖tolerate〗∶容忍 〖actingcountymagistrate〗∶寬容 大王少假借之。——《戰國策·燕策》 jiǎlì〖actingmagistrate〗臨時代理職務的官吏 假吏常惠。——《漢書·李廣蘇建傳》 jiǎlìng假令有取。——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actingcountymagistrate〗∶臨時代理縣令 jiǎmào〖sham;palmoffafakeasgenuine〗∶以假充真 只要人們以事實而不是以假冒為根據 〖adulterate〗∶冒用其它商品牌名 〖personate〗∶冒充 假冒別人的名義招搖撞騙 jiǎmèi〖catnap;doze〗 打盹兒,打瞌睡 〖趙宣子〗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左傳·宣公二年》 jiǎmiànjù〖mask;falsefront〗 仿照各種形象制造的面具,用于演戲、化裝或作為玩具 現在常用來比喻虛偽的外表 她丟下了女性的矜持的貞靜的假面具 jiǎmíng〖kana〗∶日語的字母,多借用漢字的偏旁。楷書叫“片假名”,草書叫“平假名” 〖covername;pseudonym〗∶偽裝的名字 jiǎrén-jiǎyì〖tobeawolfinsheep’sskin;hypocrisy;donapiousmask;passthebottleofsmoke;pretendedshambenevolenceandrighteousness;pretendtobetheparagonofvirtue〗內心奸惡,假作仁義;內心毫不同情,表面裝作關切 jiǎrú〖if;suppose;incase;intheeventthat〗假使,如果 假如沒有汽車,我們就不能按時趕到工地 jiǎruò〖provided;suppose;incase;intheeventthat〗假如 假若這些推論是合乎邏輯的話 jiǎsǎngzi〖falsetto〗非天然嗓子,唱歌或唱戲時用 jiǎshān〖rockery;rockgarden;artificialhill〗園林中用石頭堆砌而成以供欣賞的小山 jiǎshànrén〖bleedingheart〗顯出對受迫害者似乎非常關心的人 jiǎshè〖suppose;presume〗暫時認為 jiǎshè〖hypothesis〗科學研究中根據事實提出的假定說明,必須經過實踐證明才能成為理論 jiǎshǐ〖if;suppose;incase;intheeventthat〗提出一種假設,相當于“如果”、“假如” 假使你遇見這樁事情,你怎么辦? jiǎshì〖parole;conditionalrelease;releaseonprobation〗由于表現好或其他原因而提前釋放犯人,若犯人從釋放到刑滿期間內不再犯罪,可認為服刑期己滿,否則兩罪合并執行 jiǎshǒu〖dosth.throughsb.else;dobyproxy〗為了某種目的而利用別人為自己做事 天禍許國,鬼神實不逞于許君,而假拜寡人。——《左傳·隱公十一年》 jiǎshuō〖hypothesis〗∶見“2假设” jiǎsǐ〖thanatosis;suspendedanimation;asphyxia〗∶其狀態的某些方面像休克,特點是所有自主性活動停止,看上去認為是死的姿態 〖playdead;feigndeath〗∶動物為保護自己,在遇強敵時裝死 jiǎtuō〖onthepretextof〗∶借故推托 〖undersb.else’sname〗∶冒名頂替 〖bymeansof〗∶假借;憑借 小品是假托故事來諷刺時弊的表演 jiǎxì-zhēnchàng〖whatwasmakebelievehasbecomereality;playthemorbidcharade〗弄假成真。又作“假戲真做” jiǎxiǎng〖imagination;supposition;hypothesis〗假設;想象出來的 jiǎxiàng〖phantasm;facade;misleadingappearance〗不符合事物本質的表面現象。也作“假相” jiǎyá〖denture;falseteeth〗人造的牙齒替代物,可用于代替自然牙齒中的一個、數個以至全部;尤指不是永久固定在嘴里的人造牙 jiǎyì〖unction;hypocrisy;insincerity〗∶虛偽的心意 〖pretend;puton〗∶裝出某個動作 jiǎzào〖false;counterfeit;forge〗∶以假的冒充真的 〖fabricate;invent〗∶制造假事實 捏造原因 jiǎzhāozi〖putonairs〗故意做出某種像真的姿態 jiǎzhī〖replacementdemand;artificiallimb〗身體失去的或截除的某一部分的人工替代物 jiǎzhuāng〖pretend;disguise;dissimulate;feign;makebelieve;maketobelieve〗故意裝出某種動作或姿態,以掩蓋真相 【名】- 休假〖holiday;vacation〗
- 聊假日以消憂。——王粲《登樓賦》
- 又如:放假三天;假限(假期,假期的期限);假休(休假);假告(告假);假卒(休假的士兵)
- 另見jiǎ;xiá
jiàqī〖periodofleave;holiday;vacation〗休假或放假的時期 jiàtiáo〖applicationforleave;leavepermit〗寫明原因和請假時間的條子,即請假條 【形】- 通“遐”。遠〖far;distant〗
- 彼且擇日而登假。——《莊子·德充符》
- 告喪,曰天王登假。——《禮記·曲禮下》
- 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淮南子·齊俗》
- 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氏之國,而帝登假。——《列子·黃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