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義:萼足。《詩·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鄭箋:“承華者曰鄂。”②副詞。不。《荀子》:“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用在動詞、形容詞或個別副詞前,表示否定〖not,no〗
-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韓非子·喻老》
- 老婦不聞也。——《戰國策·趙策》
- 被驅不異犬與雞。——唐·杜甫《兵車行》
- 后遂不復至。——明·魏禧《大鐵椎傳》
- 又如:不會;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樸。意指社會風氣衰落、敗壞);不勾(不消;不夠;不到);不才(沒有才能。自稱的謙詞;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
- 兩者中既非這個也非那個〖neither…nor〗。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覺
- 無須前面的先決條件而出現后面的行為和狀態〖without〗。如:不問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飛
- 作為虛詞,表示缺乏或忽視某種行動〖without〗。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用在疊用的相同的詞之間,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nomatter(what)〗。如:道理不道理,他一點都不往心里去
-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noneedto〗
- 不以累臣釁鼓。——《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 又如:不客氣,不客氣;不謝,不謝
- 用在動詞后,表示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結果或目的〖cannotdoasexpected〗。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辦不到
- 單用,表示否定對方的話或提問〖no〗。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別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 用在句末,構成問句〖whether〗。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說的對不?
- 【古】
- 同“否”(fǒu)
-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唐·韓愈《師說》
- 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與不?——《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助】- 用來加強語氣。如:好不嚇人;不幾(豈不是)
- 用來調整音節
- 徒御不驚,大庖不盈。——《詩·小雅》。毛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
【形】- 通“丕”(pī)。大〖big;great〗
- 不顯不承,無射于人斯。——《詩·周頌·清廟》
-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無。——《管子·心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