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 (形聲。從立,曷聲。本義:背舉;用肩背負)
- 同本義〖shoulder〗
- 五行之動,迭相竭也。——《禮記·禮運》。注:“猶負戴也。”
- 干涸;枯竭〖dryup;drain〗
- 伊洛竭而夏亡。——《國語·周語》。注:“涸也。”
- 淵泉不能竭。——《淮南子·說林》
- 竭澤而漁。——《淮南子·本經》
- 又如:竭涸(干涸無水);枯竭(水源干涸)
- 窮盡〖useup;exhaust〗
- 再而衰,三而竭。——《左傳·莊公十年》
- 庶竭駑鈍。——《三國志·諸葛亮傳》
- 竭其廬之入。——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 于是眾人竭力撓之。——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 人道竭矣。——《禮記·大傳》。注:“盡也。”
- 齊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不窮也。”
- 又如:耗竭(消耗凈盡);竭蹶(資產匱乏);竭志殫力(用盡了意志和力量);竭誠盡瘁(盡心盡力)
- 亡;失去〖die〗
- 唇竭則齒寒。——《莊子》
- 敗壞;毀滅〖decay;ruin〗
- 且律竭先,盈而以竭。——《左傳·宣公十二年》。注:“敗也。”
- 耳目淫則竭。——《淮南子》。高誘注:“竭,滅也”。
【副】- 悉;全〖completely;entirely〗
- 諸侯之病竭至,以待桓公。——《管子·大匡》
- 又如:竭絕(完全;到底)
jiéchéng〖wholeheartedly〗∶完全忠誠 〖withallone"sheart〗∶一心一意 jiélì〖pouriton;doone"sbest(utmost);sparenoefforts〗用盡全力;盡力 jiézé’éryú〖drainthepondtogetallthefish〗抽干池水,捉盡池魚。比喻目光短淺,缺乏深謀遠慮 焚林而田,竭澤而漁。——《淮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