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穅、粇
- kāng
- 【名】
- (形聲。從米,康聲。本義:從稻、麥等谷皮上脫下的皮、殼)
- 本作“穅”,“康”。谷的外殼〖chaff;bran;husks〗
- 鄰有糠槽而欲竊之。——《墨子·公輸》
- 又
- 又如:糠菜半年糧;糠覈(糠中的粗屑。形容粗糙的飯食);糠粞(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糧食);糠燈(一種照明用具。以蘇子油渣雜粟糠摶在蓬梗上點燃。舊時吉林民間多用之)
- 小麥種子、黑麥種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層,從籽粒上分離出來,特別用于家畜飼料〖bran〗
-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揚作兩處飛。——《琵琶記·糟糠自厭》
kāngbāo〖good-for-nothing〗草包,沒有本領的人 kāngbǐ〖chaff〗∶在打谷或加工過程中從種子上分離出來的皮或殼 〖worthlessstuff〗∶比喻瑣碎的事或沒有價值的東西 kāngyóu〖chaffoil〗從米糠中榨出的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