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查漢字 | 拼音查漢字
 () dào 
【動】

  1. (會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會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義:盗竊,偷東西)
  2. 同本義〖steal〗
  3. 盜,私利物也。
  4. 竊貨曰盗。——《荀子·脩身》
  5. 君子不為盗,賢人不為竊。——《莊子·山水》
  6. 竊人之財猶謂之盗。——《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7. 盗器為奸。——《左傳·文公十八年》
  8. 盗名不如盗貨。——《荀子·不茍》
  9. 如姬果盗兵符與公子。——《史記·魏公子列傳》
  10. 齊國人善盗乎?——《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11. 又如:偷盗(偷竊);盗跖下惠(跖和柳下惠,兩人雖是兄弟,但跖被誣為大盗,而柳下惠卻被視為圣人);盗名(偷取美名)
  12. 搶掠劫持〖rob〗
  13. 遂共盗而殘之。——《列子·說符》
  14. 竊據;篡奪。用不正當的手段營私或謀取〖usurp〗。如:盗恩(冒取他人的功勛和獎賞);盗篡(盗竊奪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盗據(割據;強占)
  15. 詐騙;騙取〖defraud〗。如:欺世盗名;盗言(巧詐甜美的言辭);盗鑄(私自鑄錢)
  16. 侵犯〖invade〗。如:盗邊(侵犯邊境)
  17. 私通〖haveillicitintercourse〗
  18. 聞平居家時,盗其嫂。——《漢書·陳平傳》
  19. 逃避〖escape〗。如:盗稅(逃避納稅)
 dào 
【名】

  1. 偷盗財物的人(先秦兩漢用“盗”)〖thief;pilferer〗
  2. 其猶穿窬(跳墻)之盗也與。——《論語·陽貨》
  3.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劉基《賣柑者言》
  4. 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墻。——《世說新語·或溺》
  5. 搶劫財物的人,強盗〖robber;bandit〗
  6. 職盗為寇。——《詩·大雅·桑柔》
  7. 聞盗賊之名,則掩耳而不愿聽。——宋·蘇軾《教戰守》
  8. 天下何故不謂子為盗丘?——《莊子·盗跖》
  9.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盗之出入與非常也。——《史記·項羽本紀》
  10. 是故寇盗處處蟻合。——《世說新語·識鑒》
  11. 又如:盗竽(盗魁;盗首);盗目(盗賊頭目);海盗;竊國大盗
  12. 對反叛者的貶稱〖mobster〗。如:盗亂(盗匪之亂)
 dào 
【副】

  1. 偷偷地,暗中地〖insecret〗
  2. 民亦間盗鑄錢。——《史記·平準書》
盗伐
dàofá
〖stealthilycutdowntrees〗偷砍〖樹木〗
盗匪
dàofěi
〖mobster;bandit;robber;embezzler〗罪犯集團〖匪幫〗的成員
盗汗
dàohàn
〖nightsweat〗癥名。又稱“寢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
盗賣
dàomài
〖stealandsell;ill-gottenproperty〗盗竊財物并出賣
盗名欺世
dàomíng-qīshì
〖hoodwinkworldpublicopinionbycallingblackwhite〗竊取名譽,欺騙世人。亦作“欺世盗名”
盗墓
dàomù
〖robatomb〗挖掘墓墳,盗取隨葬的物品
盗竊
dàoqiè
〖steal〗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
盗泉
DàoQuán
〖Daospring〗泉水名稱,在今山東省泗水縣。
志士不飲盗泉之水。——《后漢書·列女傳》
盗用
dàoyòng
〖embezzle;usurp〗挪用(如交某人保管的財物)
盗賊
dàozéi
〖robber;bandit;embezzler;thief〗強盗和小偷總稱
盗賊亭武起,問誰多窮民。——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