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 (象形。下從舟省,而上有竝頭之象。故知并船為本義。本義:并行的兩船;泛指并列;并行)
- 同本義〖parallelboats;parallel〗
- 方,併船也。象兩舟總頭形。——《說文》
- 大夫方舟。——《爾雅》。李注:“竝兩船曰方舟。”
- 方舟而濟于河。——《莊子·山木》
- 不足方。——《儀禮·鄉射禮》。注:“猶併也。”
- 方舟設泭。——《國語·齊語》
-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周南·漢廣》
- 操軍方連戰艦,首尾相接。——《資治通鑒》
- 蜀漢之粟,方船而下。——《史記·酈食其列傳》
- 又如:方軌(兩車并排行駛);方軒(并排的窗戶)
- 等同;相當〖match;beequalto〗
- 梓人為侯,廣與崇方。——《周禮·考工記》。鄭玄注:“方,猶等也。”
- 今者,齊、韓相方,而國圍攻焉,豈有敢曰我其以三萬救是者乎哉?——《戰國策》
- 比擬〖compare〗
- 方喪三年。——《禮記·檀弓》。疏:“謂比方也。”
- 贊票騎亦方此意。——《漢書·衛青霍去病傳》。注:“比類也。”
- 則三古以還年代方之,猶瀼渴之水,比諸大江。——〖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 又如:方天(可與上天相比);方比(比較)
- 辨別〖differentiate〗
- 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國語·楚語下》
- 占有〖occupy〗
-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詩·召南·鵲巢》
- 通“放”(fàng)。依據;依托〖relyon〗
- 方天之休。——《左傳·哀公十六年》
-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詩·召南·鵲巢》
- 通“仿”(fǎng)。模擬〖mimic;simulate;copy〗
- 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荀子·勸學》
- 今世巧而民淫,方效湯武之時,而行神農之事。——《商君書·算地》
- 通“謗”(bàng)。指責別人的過失〖vilify;defame;slander〗
- 子貢方人。——《論語·憲問》
- 或以方謝仁祖,不乃重者。——《世說新語》
【名】- 竹木編成的筏〖raft〗
-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詩·邶風·谷風》。高亨注:“方,以筏渡;舟,以船渡。”
- 方形〖cube;square〗
- 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聊齋志異·促織》
- 一個個方面大耳。——《儒林外史》
- 又如:方巾(明朝書生戴的帽子);方裾(直衣襟);方員(即方圓。指物之形體);方舄(方口鞋。舄:夾底鞋)
- 方向;方位(方向位置)〖orientation;direction〗。如:東方;四面八方;方客(四方賓客);方神(四方之神);方國(四鄰之國)
- 地區;地方〖locality;place;region〗
- 有朋自遠方來。——《論語·學而》
- 遠方之能疑者,并舉而爭起矣。——漢·賈誼《論積貯疏》
- 又如:方俗(地方風俗);方帥(地方軍事長官);方貢(四方的土貢);方處(地方)
- 方面〖party;side〗
- 相對于如走廊、河流或街道的中心或分界線而言的場所、空間或方向。如:右方;左方;四方
- 相反于或相比著另一方位觀察的一個方位。如:雙方平衡
- 交易、戰斗或辯論的一個組成部分。如:雙方均未獲勝
- 指四面
- 若事不輯,方面何所可據?——《三國演義》
- 指四面,周圍,四旁
-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 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后漢書·張衡傳》
- 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 又指統轄一個方面的大員。如:方面大員(獨當一面的大員)
- 規律;道理〖law;rule;reason〗
-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方:指學問。)——《莊子·秋水》
- 今吾無所開吾喙,敢問其方?
- 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
- 指儒家倫理道德和學問〖moralprincipleandknowledge;learning〗
- 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鄉方而務。——《荀子·王霸》
- 學道立方,離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學之士。——《韓非子·六反》
- 合成藥物的配方〖recipe〗
- 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紅樓夢》
- 又如:方診(處方和診察病情);方脈(醫方和脈象);醫方
- 一個數的n次乘方的簡稱〖power〗。如:二的四次方是十六
- 品類;類別〖sort〗
-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楚辭》
- 故君子之朋友有鄉,其惡有方。——《禮記》
- 以死生為一化,以萬物為一方,同精于太清之本。——《淮南子》
- 大地〖theearth〗。如:方局(大地);方州,方輿(大地)
- 平方米的簡稱〖squaremetre〗。如:鋪地板十五方
- 立方米的簡稱〖cubicmetre〗。如:一方木材
- 以最弱可聽聲為零開始的響度單位,與聲強的分貝標度相當,某一聲音的方數等于聽起來同樣響時1000赫純音的分貝數〖phon〗
- 少有連必多方鉤致。——清·方苞《獄中雜記》
- 教之以進退坐作之方。——宋·蘇軾《教戰守》
- 又如:千方百計;教導有方;方兒(方法;藥方)
- 方圓。指土地面積〖circumference〗
- 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墨子·公輸》
- 又
- 今齊地方千里,有二十城。
- 通“房”(fáng)
- 植物種子的外皮〖shellsofseeds〗
- 既方既阜,既堅既好。——《詩·小雅·大田》
- 住室〖room〗
- 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方。——《墨子·備城門》
- 姓
【形】- 方正(人行為、品性正直無邪);正直〖upright〗
- 盤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 又如:方剛(方正剛直);方切(正直而懇切);方心(方正之心);方質(方正質樸)
- 通“旁”(páng)。遍,廣〖allover;vast;wide〗
- 方施象刑惟明。——《書·益稷》
- 晉國之方,偏侯也。——《國語·晉語》。注:方,大也。
- 又如:方行(廣泛施行)
【副】- 方才〖just;atthetimewhen〗
- 表示時間、相當于“始”“才”
- 有五月方生者謂之晚筀。——宋·沈括《夢溪筆談》
- 又
- 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
- 又如:如夢方醒;方當(正當,正值)
- 表示時間,相當于“正在”
- 守門卒方熟睡。——《資治通鑒·唐紀》
- 余方心動欲還。——宋·蘇軾《石鐘山記》
- 時予方以討賊督師桂林。——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又如:方殷(正當劇盛之時)
- 表示時間,相當于“將”〖will〗
- 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
- 余方高馳而不顧。——《楚辭·屈原·涉江》
- 表示情態方式,相當于“一并”〖together〗
- 甲兵方起于天下。——《墨子·備城門》
- 表示范圍或程度,相當于“只”、“僅”〖only〗
- 賞有功,罰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韓非子》
【介】- 表示時間,相當于“在”、“當”〖at〗
- 方其盛時必毀。——《素問》
-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于東南。——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 又
-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
fāng"àn〖plan;scheme;programme〗進行工作的具體計劃或對某一問題制定的規劃 方苞FāngBāo〖FangBao〗(1668—1749)清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縣)人。徙居江寧(今南京市江寧縣)。字鳳九,號靈皋,晚年號望溪。為清散文家和文學理論家。圣祖康熙間進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獄案牽連入獄,后得赦。高宗乾隆間命入直南書房,擢禮部侍郎、三館總裁。后因事落職辭官歸鄉。主張學習《左傳》、《史記》等先秦兩漢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韓愈、歐陽修等人作品。講究義法,要求語言雅潔,為“桐城派”創始人。所作散文多為經說及書序碑傳之屬。立論大抵本程、朱學說,宣揚封建禮教。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fāngbiàn〖gotothelavatory〗婉辭。大小便 fāngbiàn〖convenient〗∶便利的 商店設立在對群眾方便的地點 〖fit〗∶適宜的 〖havemoneytospareorlend〗∶有富余的錢 〖help〗∶幫忙,照顧 fāngbiànmiàn〖instantnoodles〗一種快餐食品,用開水沖泡即可食用的面條 fāngbù〖measuredsteps〗大而緩慢的步子 fāngcái〖justnow〗 時間剛過去不久;適才 雨村道:“方才何故不令發簽?”——《紅樓夢》 表示時間或條件關系,跟“才”相同而語氣稍重 fāngcè〖ancientbooks〗 圣賢事業,俱在方冊。——韓愈《與孟尚書書》 fāngcè〖stratagem;strategy〗∶謀略 〖ancientbooks〗∶典籍 方程,方程式fāngchéng,fāngchéngshì〖equation〗表示兩個數學式(如兩個數、函數、量、運算)之間相等的一種式子,通常在兩者之間有一等號(=)
fāngcùn〖cunsquare〗∶一寸的平方大小 〖squarecun〗∶一平方寸 〖heart〗∶心神。語出《三國志》:徐庶母親被曹操抓去,徐指著胸口對劉備說:“方寸亂矣!” fāngcùn-yǐluàn〖begreatlyperplexed;withone"smindinaturmoil〗方寸:指心。謂心情不好,思緒很亂 我的方寸已亂,斷無道理可計議了。——《兒女英雄傳》 fāngfǎ〖method;way;means〗 現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途徑、步驟、手段等 fāngfāng-zhèngzhèng〖square〗四四方方的,正方形的 他的方方正正的粗俗的鼻子 fānggāng〖squaresteel〗軋制或加工成方形截面的鋼材 fānggēn〖root〗一個數的n次冪等于a時,這個數就叫做a的n次方根 fāngjì〖prescription;recipe〗簡稱方。方指醫方。劑,古作齊,指調劑。治病的藥方 fāngjiā〖apersonwhoiswellversedincertainskill,art,etc.;master〗“大方之家”的簡稱,本義是道術修養深厚精湛的人,后多指飽學之士或精通某種學問、技藝的人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fāngjīn〖now;atpresent〗現今;而今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庖丁解牛》 fāngjīnqì〖pedanticbehaviorandidea〗指迂腐的作風(方巾:明朝書生日常戴的帽子) fāngjìn〖nearby〗[方言]∶臨近;不遠的地方 fāngkuàizì〖Chinesecharacters〗漢字,因每字均寫成方塊狀而得名 fāngkuàng〖squareframe〗外形呈正方或長方的框子 fāngkuàngtú〖blockdiagram〗標有正方形、長方形和其它適當的圖形以表示某一儀器部件間的相對位置和功能的圖解——亦稱“框圖” fāngkuòhào〖bracket〗一副〖〗形括號之一 fānglüè〖generalplan〗方針和策略;方法與謀略 以魯肅為贊軍校尉,助畫方略。——《資治通鑒》 fāngmiàn〖aspect;respect;side;field〗∶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具有許多方面的一個問題 〖majordistrict〗∶較大的行政區劃 〖direction〗∶方向 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后漢書·張衡傳》 fāngshǐ〖justnow〗方才;才 待諸軍退盡,方始收兵。——《三國演義》 fāngshì〖alchemist〗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的術士 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明·顧炎武《復庵記》 fāngshì〖way;manner〗∶說話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form;mode〗∶可用以規定或認可的形式和方法 fāngshū〖medicalbook〗∶醫書 〖abookforalchemy〗∶方士煉丹的書;講方術的書 fāngshù〖artsofnecromancy,astrology,medicine,etc.〗古時指方士求仙、煉丹的方法;也指醫、卜、星、相等技術 fāngsú〖localcustoms〗各地方的風俗 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勿方俗。——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fāngtóu-bùlǜ〖inopportuneorinappropriate〗方頭:俗謂不合時宜。不律:倔強不順。形容脾氣倔強,固執己見 見一個方頭不律的人,欺侮一個老年,打扯他跳河。——元·鄭廷玉《金鳳釵》 fāngwài〖Buddhist,Taoistmonks〗∶世俗之外,舊時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彼游方之外者也。——《莊子·大宗師》 〖territorybeyondChina〗∶邊遠所在,異域 fāngwèi〖direction〗∶方向 〖aspect〗∶根據羅盤的羅經點而定的位置 〖directionandposition〗∶方向和位置 將他的方位用無線電報告給控制塔 fāngwèicí〖nounoflocality〗名詞的一種,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詞,分單純詞的和合成的兩類。單純的方位詞是“上、下、前、后、左、右、東、西、南、北、里、外、中、內、間、旁”。合成的方位詞由單純詞構成 fāngxiàng〖direction;orientation〗 指東、南、西、北等 正對的位置(1)∶自一點向外引伸的路線 順著箭頭的方向(2)∶思想或努力的預定途徑〖situation〗[方言]∶情勢
fāngxíng〖square〗∶四邊都相等的矩形 〖rectangle〗∶所有內角均為直角的平行四邊形 fāngxīng-wèi’ài〖bejustunfolding;beintheascedant〗方:正當。艾:停止。剛興起尚未停止,形容形勢或事物正在蓬勃發展 經濟改革的形勢目前正方興未艾,尚須進一步深化 fāngyán〖dialect〗一種語言中跟標準語有區別,主要用在口語上或口頭上的地區性或區域性的語言變體 fāngyào〖prescription〗中醫藥方中開的藥。也指方劑 fāngyuán〖circumference〗∶指定半徑范圍內的面積 20公里方圓之內的40個內湖 〖about〗∶圍繞;在…周圍地 這個湖方圓一里,寬半里 fāngzhàng〖squarezhang〗∶一丈見方 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squarezhang〗∶平方丈 fāngzhàng〖abbot’sroom〗∶佛寺或道觀中住持住的房間,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為一丈,故名 〖Buddhistabbot〗∶也指佛寺或道觀的住持 fāngzhēn〖policy;guidingprinciple〗指導事業向前發展的綱領 fāngzhèn〖squarematrix〗∶行數與列數相等的矩陣 〖phalanx;hollowsquare〗∶舊時軍事戰術中軍隊的方形編隊,每邊有幾列士兵,中間有軍官和軍旗 fāngzhèng〖uprightandfoursquare〗∶成正方形,不歪斜 〖upright;righteous〗∶正直不阿 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fāngzhì〖localchronicles;localrecords〗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有全國性的總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制兩類。總志如《山海經》、《大清一統志》。以省為單位的方志稱“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鄉鎮、寺觀、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潯志》、《靈隱寺志》。方志分門別類,取材宏富,是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fāngzhuō〖squaredeskortable〗桌面是方形的桌子 fāngzi〖batten〗∶一種加強的方材,用以加固箱子、桶或簍筐的底,通常是木質的;在貨運處理中用以承吊和加強的木方 〖lumber〗∶樹木采伐后經加工形成的長立方體木材 〖prescription〗∶藥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