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 (形聲。從手。本義:拐杖)同本義。通“枴”。亦稱拐棍〖staff〗
- 沉香拐拄一根。——《紅樓夢》
- 又如:拐子頭(小孩。因老人需孩子扶行,其作用如同“拐杖”;又俗稱太監身邊的小廝);拐兒(拐杖;腳踝);拐柱(拐棍);拐子馬(北宋時稱左右兩翼騎兵為拐子馬)
【動】- 誘騙。把婦女或兒童騙帶走〖abduct〗
- 那日買了一個丫頭,不想是拐子拐來的。——《紅樓夢》
- 又拐了三百多去。——清·郭小亭《濟公全傳》
- 又如:拐孩子;拐占(拐騙占有);拐米倒做了倉官(喻世上不平事太多,說不清楚);拐良為娼(拐賣良家婦女作妓女);拐兒(拐騙人口、財物的人);拐局(拐騙的圈套)
- 轉彎,常指行進時改變方向〖turn〗
- 往前走一百米,再向右拐彎,就到了他家
- 用臂肘碰〖elbow〗。如:用手肘把他一拐
【名】- [方言]∶彎曲處,角〖corner〗。如:門拐,墻拐;拐角
【形】- [方言]∶錯的,壞的〖wrong〗。如:別把話說拐了;拐心眼;拐孤乖僻;古怪
- 跛行的,瘸的〖lame〗。如:拐仙(即鐵拐李。傳說中的八仙之一);拐腿(瘸子);他走路一蹺一拐地
guǎibór〖elbowofastovepipe〗用來使兩節煙筒成垂直連接的直角形接頭 guǎidài〖abduct;kidnap〗用欺騙手段把婦女小孩兒或貴重物品攜帶遠走 他因拐帶兒童,被判刑五年 guǎidiǎn〖pointofinflection〗∶把曲線上向上凹的弧從向下凹的弧分開或者相反地分開的點 〖contraflexure〗∶見“反挠曲点” guǎigùn〖walkingstick〗原指走路時拄的棍子。現也常用來比喻作為借助力量的人或事物 guǎijiǎo〖turn;corner;turning〗轉彎處的轉折點;曲處 迅速繞過樹林的拐角,從最近的道上向我們走來 guǎimài〖swindleandsell〗拐騙并賣掉(人) guǎipiàn〖swindle〗用欺騙手段弄走人或財物 guǎipiàn〖abduction〗以婚姻或不合乎道德性交為目的帶走婦女或兒童或受監護的人 guǎiwān〖turn;goaroundcurve;turnacorner〗沿著曲線或改變方向走 就在分叉處干線急劇拐彎 guǎiwān-mòjiǎo〖equivocate;beataboutaroundthebush;speakindirectly;talkinaroundaboutway〗∶語言不便直說,以比喻、暗示或正言反說等方式表達 她先是說了一大堆客套話,然后就拐彎抹角地說了起來,我終于慢慢地聽出她的來意了 〖goaheadalongawindingpath〗∶道路彎來彎去,方向轉變非常多,用以形容隨路線的曲折前進 guǎizhàng〖walkingstaff〗走路時支撐用的手杖 guǎizi〖cripple〗∶跛子,殘廢的人 脊髓灰質炎使那個青年成了拐子 〖abductor;kidnapper〗∶拐賣人口的人 因那日買了個丫頭,不想系拐子拐來賣的。——《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