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 (形聲。從手,予聲。本義:舀出)
- 同本義〖ladle〗
- 抒,挹也。——《說文》
- 汲出謂之抒。——《通俗文》
- 抒,取也。——《蒼頡篇》
- 或舂或揄。——《詩·大雅·生民》。毛傳:“揄,抒臼也。”
- 表達;發泄〖express;convey〗
- 以辭抒意。——《墨子·小取》
- 發憤以抒情。——《楚辭·惜誦》
- 一抒愚意。——《漢書·劉向傳》
- 又如:各抒己見;抒誠(申達誠意);抒詞(運用詞語,表達詞意);抒意(表達心意);抒憤(發泄怨憤)
- 通“紓”。解除,排除或免除,減輕〖giverelief〗
- 有此四德者,難必抒矣。——《左傳·文公六年》
- 聞之者意悅而情抒。——謝偃《聽歌賦》
- 又如:抒伸(解悶;舒暢)
- 斜削〖peelsluntingly〗
- 管之下端,抒之以合于筩。——《農政全書》
shūfā〖express〗表達;傾吐 人們想起羅盛教就唱起這支歌,抒發對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的懷念之情。——《羅盛教》 shūhuái〖expressone"semotion〗抒發胸臆 shūqíng〖expressone"semotion〗表達情思,抒發情感 夜曲本來是一種抒情的曲子,夜晚在人家窗下隨便唱。——《威尼斯》 shūqíngshī〖lyricpoetry〗以抒發感情為主的詩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