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 (形聲。從手,寒省聲。本義:拔取)
- 同本義〖pullup〗
- 搴,取也。——《廣韻》
- 搴旗四麾。——《后漢書·杜篤傳》
- 斬將搴旗之士。——《史記·劉敬叔孫通傳》
- 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獨搴草而坐之,何也?——《晏子春秋》
- 搴大旗者。——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 又如:搴旗(拔取敵人軍旗);搴須(拔胡須);搴條(拔取樹枝)
- 采摘〖pick〗
- 搴芙蓉兮木末。——《楚辭·九歌·湘君》
- 又如:搴芳(采摘花草);搴取(采摘);搴采(采摘);搴擷(采摘);搴攬(摘取,采取)
- 舉〖holdup〗
- 士大夫雖也搴著大旗擁護精神文明。——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 通“褰”。撩起〖liftup〗
- 搴裳訪古。——盧照鄰《釋疾文》
- 又如:搴涉(提衣涉水);搴裳(猶褰裳。提起衣裳);搴帷(撩起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