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ǐ
- 【代】
- (形聲。從彳,皮聲。“彳”(chì)。本義:流行、傳播,施加)
- 那,與“此”相對〖that〗
- 彼,對此稱彼也。——《玉篇》
-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魏風·碩鼠》
-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詩·魏風·伐檀》
- 此土延續石耳。——宋·沈括《夢溪筆談》
- 又如:彼此騰倒著做(彼此交換。罵西門慶與書童有染,而書童又與李瓶兒有染);彼蒼(指天);此起彼伏;彼人(那人)
- 另一個事物〖theother;theanother〗
-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謀攻》
- 他,他們〖theotherpart〗
- 彼與彼年相若也。——唐·韓愈《師說》
- 幸而殺彼,甚善!——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bǐ’àn〖theothershore〗∶另一邊,對岸 〖realm〗∶比喻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種境界 〖Faramita〗∶佛教。認為脫離塵世煩惱、取得正果之處 bǐcāng〖bluesky;Heaven〗天的代稱。《詩·秦風·黃鳥》:“彼蒼者天。”蒼,天色 幸彼蒼默佑。——《廣州軍務記》 bǐcǐ〖eachother;bothparties;oneanother;youandI〗對稱詞。指你我、雙方,那個和這個 彼此錯雜。——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軍中之將,各有彼此。——《資治通鑒》 bǐcǐbǐcǐ〖somustyou;sohaveyou;sodoyou〗∶常用做客套話,表示大家一樣 您辛苦啦!——彼此彼此 〖allthesame〗[方言]∶含義是:大家一樣 反正大家都是二級工,彼此彼此 bǐděng〖they〗不包括說話的人或作者在內的一群非特指的人或勢力;尤指對說話者或寫作者所強加的那不受歡迎的限制行為或決定應該負責的一群人或勢力 彼一時,此一時bǐyīshí,cǐyīsh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