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 〖口〗
- 使对方得到或遭受到〖give;grant;hand〗。如:给他一张票;我给他字典;给我一片面包;给脸(给面子;给以礼遇);给个炭篓鬼戴(抹黑;使人难堪)
- 让;使;叫〖let〗。如:给我看看;别叫风给刮散了
【介】- 表示对象、目的,相当于“为”、“替”〖for;forthebenefitof〗。如:为给人类带来利益而工作;给饥饿者所需要的食物;寄给我的信
-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或表示被动语态,相当于“被”〖by〗。如:机器给弄坏了;屋子里给弄得乱七八糟
- 表示方向,相当于“朝”、“对”、“向”〖to〗。如:给这儿灌水;给他送礼;给老师行礼;给他使了个眼色
【助】-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用以加强语气〖usedbeforesomeverbs,givingstresstothetone〗。如:保不住给忘了;风把门给吹开了;您给找个人
- 碗给打碎了;裤腿都叫露水给湿透了
- 另见jǐ
gěiqián〖pay〗付报酬或得到报酬的行为或事实 gěiyǐ〖conferonsb.supply;donate;give〗给;给予 他工作有成绩,应当给以适当的奖励 【形】- (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 同本义〖ample;bewellprovidedfor;abundant〗
- 给,相足也。——《说文》
- 事之供给。——《国语·周语》
- 岁岁广开,百姓充给。——《齐民要术·序》
- 则日不足,力不给。——《韩非子·有度》
- 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 又如:给富(丰足富裕);给足(丰足)
- 口齿伶利〖clever〗
-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
- 又如:给口(口才敏捷);给捷(敏捷)
【动】- 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provide〗
-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史记·高祖本纪》
- 给贡职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战国策·燕策》
- 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 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 艺蔬自给。——清·张廷玉《明史》
- 给军民赏月钱。——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 又如:补给;配给;自给自足;给使(供人差使);给与(授物与人)
- 授与,交付〖confer〗
- 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吕氏春秋》
【副】- 速,捷〖quickly〗
- 富必给贫,壮必给老。——《邓析子》
- 另见gěi
jǐhuí〖compensate;payfor〗等于说“赔偿” 给回兵费。——《广东军务记》 jǐshìzhōng〖nameinancient〗官名。秦汉为加官,晋以后为正官。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给事中戴凤翔。——清·张廷玉《明史》 又 jǐyǎng〖provisions;supply;victuals〗 所需物质和食物、饲料、燃料等的储备 沙漠地带的商队在指定的地方期待水或给养 供给军队人员的主食、副食、燃料和军用牲畜的饲料等的统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