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
- (形声。从禾,希声。本义:稀疏)
- 同本义〖scattered;sparse〗
- 稀,疏也。——《说文》
- 月明星稀。——《文选·曹操·短歌行》。经传皆以希为之。
-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唐·杜甫《倦夜》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晋·陶潜《归园田居》
- 又如:稀棱挣(稀疏的样子);稀撒撒(稀剌剌);稀星(稀疏的星);稀零零(极稀疏);稀稀落落(稀疏的样子;稀疏冷落的样子)
- 少,不多〖rare;scarce〗
- 相见常日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鞍马稀。——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死者尚稀。——清·方苞《狱中杂记》
- 自想此梦稀奇,心下疑惑。——《二刻拍案惊奇》
- 又如:稀稀罕儿(稀罕少见的东西);稀行(不常来;稀客)
- 薄,不浓〖diluted;thin〗
- 我们的衙门里每天煮了十几大锅的稀饭施给穷人。——巴金《灭亡》
- 又如:稀流薄荡(形容液体稀薄波动);稀解粥(稀粥);稀溜溜;稀淡(极淡,不浓密)
【副】
- 很;极。形容程度深〖very〗
- 床上的铺盖已经掀得稀乱,一个凳子躺在被铺上。——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
- 又如:稀不相干(一点儿也不相干);稀秃湿(湿透了);稀醉(烂醉)
xībó
〖thin〗比普通的、正常的或平均的数目或密度小的
xīfàn
〖ricegruel;riceporridge〗指用米或小米等煮成的粥
xīhan
〖rare〗稀奇,少有
你那玉也是件稀罕物儿,岂能人人皆有。——《红楼梦》
xīkè
〖stranger〗∶离开很久的熟人;久未见面的熟人
〖rarevisitor〗∶难得来的客人
xīlā
〖sparse〗∶稀少疏落
头上只有几根稀拉的头发
〖slack〗[方言]∶形容对自己要求不严,随随便便
xīlàn
〖completelymashed〗∶很烂;很破碎
〖smashedtopieces〗∶破碎到极点
他不小心把碟子摔个稀烂
xīlihūlū
〖stertoroussound〗〖口〗∶象声词,形容喝粥、打鼾等声音
“稀”也作“唏”或“嘻”
xīlihútu
〖beconfused〗∶不明白;迷糊
他稀里糊涂地接受她的请求
〖casual〗∶不认真;随意
这事你可不能稀里糊涂地应付
xīlihuālā
〖口〗
〖rustlingsound〗∶象声词,用来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
〖indisorder;completelysmashed〗∶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亦称“稀溜哗啦”
xīlimǎhū
〖indulgent〗不认真,马马虎虎
xīluò
〖sparse〗稀少;稀疏
天空只有稀落的几颗星星
xīqí
〖strange〗同“希奇”
晚年得子,怎不稀奇?——《三刻拍案惊奇》
xīshǎo
〖rare〗∶很少出现或发生的
〖sparse〗∶稀疏的;人员组成很少的
xīshì
〖dilute〗加入溶剂使溶液浓度变小
用二氧化碳稀释可燃性气体
xīsōng
〖sloppyandloose〗∶稀薄,松散
〖lax〗∶松弛;不严格
xīsōng
〖nogood〗∶指个人的能力或品质不好
〖irrelevant〗∶不要紧的
xīsuì
〖brokenintopieces〗破碎到了极点
盘子被他掉在地上,摔个稀碎
xītāng-guǎshuǐ
〖clearlightsoupwithnotaste〗形容粥稀或汤里油水少